5月29日,長江日報報道湖北科投旗下光谷中心城投公司以市場化運營方式實施公園綠地和耕地保護,通過發展共享農業、休閑農業等新業態,探索出一條具有“光谷特色”的城市耕地保護新路徑。以下為全文轉載。
梯田花海。本文圖片均由通訊員供圖
初夏時節,東湖高新區九峰山和龍泉山之間,光谷生態大走廊宛如一條翡翠長卷,鋪展于南北向生態軸線上,綿延10余公里的廊道沿線,綠意盎然、叢林掩映、驛站棋布。
今年以來,這片產城融合的詩意畫卷上再添一處新景——新建的共享農場,一畦畦菜園里各類蔬菜蓬勃生長,農場主們正樂享耕種之趣,期待著收獲勞動的果實。廊道一側呼嘯而過的光谷空軌上,游客感慨:“沒想到在高樓迭起的光谷中心城區也能看到鄉村才有的田園風光。
光谷空軌與油菜花海,科技之美與生態之美交相輝映。
十年前,光谷生態大走廊還是一片荒蕪,為推進光谷區域海綿城市建設、完善綠色基礎設施、打造生態科普基地,湖北科投旗下武漢光谷中心城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簡稱光谷中心城投)在東湖高新區管委會的指導下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精心設計打造光谷生態大走廊景觀廊道。廊道中有254畝的撂荒耕地由于水源、機耕道缺失等原因難以實現耕種價值,一度處于撂荒狀態。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要像保護大熊貓那樣保護耕地。光谷中心城投作為東湖高新區城市建設的參與者、生態保護的先鋒者、耕地保護的踐行者,堅持耕地保護和生態環境保護兩手抓,以市場化運營方式實施公園綠地和耕地保護,通過發展共享農業、休閑農業等新業態,探索出一條具有“光谷特色”的城市耕地保護新路徑,著力解決光谷生態大走廊生態保護和耕地治理重難點,促進生態、經濟與社會效益協同增長,為湖北打造先行示范的生態支點,加快建設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樣板貢獻力量。
堅持糧食安全“國之大者”
切實守牢耕地保護紅線
經過生態修復和耕地復墾后的地塊綠意盎然。
在光谷生態大走廊建設過程中,光谷中心城投堅決貫徹耕地保護制度,堅持科學治理理念和農地農用原則,邀請專業農業團隊參與項目規劃,采取“平田+梯田”形式塑造復耕條件。
2024年東湖高新區發起生態修復攻堅戰,光谷中心城投積極響應,對光谷生態大走廊耕地土壤貧瘠、缺乏農耕道和水源、農業配套設施不齊等問題進行集中整治,扛牢耕地保護和生態修復任務,第一時間成立工作專班,多次組織現場勘驗,科學制定生態大走廊土地復墾方案。在耕地雜草叢生、土壤活力不足的情況下,光谷中心城投通過扎實推進場清地平、深度翻耕、培肥等復耕準備工作,使耕地各項指標達到復墾標準。
“生態修復和耕地復墾只是第一步,以復耕為契機探索建管養一體化長效運營機制,形成示范引領,才是我們的目標。”據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地塊因地勢不平,無法進行機械化耕種,涉及土壤改良、作物種植、運營維護等環節,五年運營成本累計需要1200萬元。為探索一條可持續發展的城市耕地治理之路,光谷中心城投引進農文旅專業團隊聯合運營,在東湖高新區率先推出都市“共享農場”,既有效保護了耕地,又改善了生態環境和城市面貌,同時大幅降低政府管理城市耕地的成本,為周邊居民創新打造出一處享受農耕樂趣和田園風光的好去處。
探索“共享農場”創新路徑,
打造農旅融合光谷樣板
今年1月10日,光谷生態大走廊“芯田農場”正式推出。農場位于高新四路與光谷四路附近,第一期占地面積約70畝,每塊菜園面積10-300平方米不等,面向社會招募農場主。征集信息一經發布,三鎮居民紛至沓來。“沒想到共享菜園這么受歡迎,不到三周時間,70塊平田菜園全部租出。”農場負責人介紹,農場主群體來自武漢多個片區,涵蓋親子家庭、企業職工、退休老人等。
芯田農場。
為提升農場主耕種的幸福感,芯田農場還增設了農用水管線,供農場耕地免費使用;安裝全域監控的攝像頭,專人24小時巡邏;實施隨叫隨到服務,及時解決農場主遇到的各種困難;每年至少組織兩次蔬菜種植培訓,邀請華中農業大學專家就土壤改良、種植技術、病蟲防治等進行專題培訓。
一名農場主在澆菜。
今年2月,農場附近正榮府小區居民李蘭花成為首批梯田菜園農場主,租賃了一塊正對著光谷空軌的梯田,面積約230平方米。她說,“騎電動車從小區到菜園只需要3分鐘,很方便,我和丈夫一有空就往菜園里跑。”在芯田農場,每位耕耘的人都是農場主,種菜養花種莊稼不亦樂乎,充分享受耕種的田園樂趣。
芯田農場不僅吸引大批市民前來耕種,還吸引了20多名周邊居民到農場就業。未來這里200余畝耕地全部運營起來,預計將帶動150人就業。為進一步探索城市耕地保護市場化運營新路徑,踐行生態共治理念,光谷中心城投著手籌備農場主委員會,鼓勵大家爭當生態大走廊生態治理和耕地保護的主人翁,積極為公園運營發展獻言獻策,大力提升市民的參與感和獲得感,讓生態發展成果惠及大眾。
耕地保護和生態修復并重,盡顯生態之美。
“農場就在我們小區旁邊,春天可賞油菜花海,夏天能聞瓜果飄香,住在這里更舒適了。”新城璞樾門第小區居民萬先生對農場的春日美景贊不絕口。今年春季,農場里的百畝油菜花競相綻放,金浪翻滾的梯田花海游人如織,不少游客舉著自拍桿穿梭在田間棧道拍照,有的游客還帶來專業設備,用無人機鏡頭記錄下這場金色盛宴。
4月,梯田花海的春日勝景還融入武漢市文化和旅游局發布的宣傳視頻,受到廣泛關注。昔日的城市撂荒地,蛻變成“網紅打卡地”,吸引了大批市民前來游覽觀賞,帶來了潛在的經濟發展效益。
踐行“世界光谷”使命擔當,
加快美麗生態環境建設
光谷中心城投聚焦生態景觀與功能品質提升,在光谷中心城區域打造了包括生態大走廊、新月溪公園、星河公園等共50余處生態公園,持續擦亮光谷生態底色,提升光谷中心城的生態承載力。
芯田農場還成為附近居民休閑和遛娃的好去處。
現如今,光谷中心城的諸多生態公園和林蔭小道,吸引市內外游客打卡留念,也承接了光谷馬拉松、健步走、公眾市集等高新區重要文體活動。光谷中心城投堅決貫徹東湖高新區“治山、理水、營城,布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產城融合發展的空間單元”的發展理念,向綠而行,系統施治,使得共享生態美、百姓帶笑顏的場景在光谷不斷上演。
未來,光谷中心城投將在這里打造四季景觀農業,探索建設農耕體驗館——集親子研學、農業觀光、農業體驗、品質休閑于一體的主題體驗中心,建設成為城市耕地保護示范標桿項目,持續釋放生態紅利,將光谷生態大走廊打造成為一條展示光谷國際品質、綠色悠閑、創新活力和未來體驗的魅力前沿。